【Now財經台】港港匯再觸及弱方兌換保證,金融管理局日內兩度入市。有分析認為,主要是港美息差擴大帶動套息交易(Carry Trade),加上本港經濟情況有變,年底前美國聯儲局再減息,或帶動港匯正常化。
自從聯儲局去年9月啟動4年半以來首個減息行動,港元開始反覆走強,今年5月曾4度觸及強方兌換保證,不過,自5月底開始,港匯走勢逆轉,6月26日及7月2日分別兩度觸及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今日(4日)更兩度出手,於紐約交易時段在市場沽出美元,買入逾296億港元,令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將於下周一(7日)降至約1145億元。
在金管局入市後,銀行同業拆息今日全線向上。
對於港匯短短兩個月內先後觸及強方及弱方兌換保證,有分析認為,情況十分罕見,主要是港美息差擴闊,隔夜息差達4厘的歷史高位,令套息交易增加,亦跟本地經濟情況有關。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說:「IPO(首次公開招股)改了制,現在亦不會大量凍資,亦跟樓市(方面)有關,買家(入市取態)或較審慎,所以貸款需求不會太大,而製造業需求因貿易戰而變得觀望,這是多項因素加起來的結果。」
但他認為,在聯繫匯率的設計下,相信港息將會逐步回升。
林俊泓說:「根據過往經驗,上一輪周期(銀行體系)總結餘降至500億元以下,港匯便會脫離弱方兌換保證,但至2024年,商業銀行體系還款能力較一至兩年前惡化,銀行會較以往更審慎,希望保留更多現金,令銀行體系總結餘最低要求較兩年前更高。」
他又預期,聯儲局將於9月及12月減息,屆時港美息差將大幅收窄,令港匯逐步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