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com財經】《Follow Up 》上周五(3月14日)薦買錦欣生殖(01951),薦前2.52元,目標4.25元,上周五(14日)單日飆升42%,收報3.57元。見4.25元斬邊留邊。
錦欣上周五(14日)爆升前,去年預測PB只是0.59倍,即股價遠低過資產淨值,只及資產淨值的59%。上周五股價飆升後,PB升至0.84倍。錦欣業務涉及高醫學科技,又有盈利,股價不可能長期低過NAV;本欄設錦欣目標4.25元,就是以PB 1.0倍為據。
綠葉製藥(02286)亦有同様情況,公司開發創新藥,涉高醫學技術,股價不應低過NAV,去年預測PB僅0.57倍,又是大超值藥股。3月6日於2.32元薦買,現價2.38元,暫時只升2.6%。目標重溫:3.67元,54%水位在後頭。
綠葉上周委任黃立明為非執董,代替另1位辭任非執董呂東。黃氏是高瓴投資合夥人。高瓴是國內三甲私募基金,2021年1月以24億元入股綠葉,現佔綠葉14.7%,每股成本4.28元。老散現在買貨,平過高瓴44%。
京東物流(02618)(市值894億元)前周四晚(6日)派成績表。績前股價15.64元,上周二(11日)最低12.82元,累計大跌18%,上周五(14日)收報13.46元,仍較績前低14% (2.18元),買貨良機來了。
今年以來,恒生科指大升32%,母企京東集團(09618)漲22%,京東物流只爬高5%,大落後。
國務院剛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30條措施,京東物流是受惠公司之一。
上市4年 潛水三分二
一,京東物流2021年5月上市,IPO價40.36元,現價潛水三分二。上市後翌年2022財年(12月年結),即首獲盈利3.83億元人民幣。上市以來驕人業績紀錄如下:
• 2024財年:營收1,828億元人民幣,non-GATT盈利68.67億元人民幣(增246% );
• 2023財年:營收1,666億元人民幣,non-GATT盈利19.85億元人民幣(增418%);
• 2024財年:營收1,374億元人民幣,non-GATT盈利3.83億元人民幣(虧轉盈);
• 2021財年:營收1,047億元人民幣,non-GATT虧損15.53人民幣。
去年non-GATT盈利激增246%
二,2024財年第四季,京東物流股東應佔盈利按年增21%至18.40億元人民幣。全年計算,營收增10%至1,828億元人民幣,股東應佔盈利狂飆907%至61.98億元,non-GAPP(非國際認可會計準則)盈利激增246%至68.67億元人民幣(EPS 1.11元人民幣)。全年來自母企京東集團的收入佔比30.4%,來自外部客戶的佔比69.6%。
京東物流第四季及全年業績,都遠超市場預期。公司去年接入淘寶天貓,基本上已服務中國主流電商平台,亦立足於全球供應鏈,加速「全球織網」計劃的推進。
PE 9.3倍 較順豐折讓50%
三,國家谷消費,京東物流是得益者,今年優勢維持,non-GATT盈利預測再升20%至82.4億元人民幣(EPS 1.34元人民幣),預測PE僅9.3倍,較順豐(06936)的18.5倍折讓一半,吸引力強。以下是同業估值的比拼:
• 嘉里物流(00636):12/2025財年,PE 8.4倍、PB 0.65倍;
• 京東物流:12/2025財年,PE 9.3倍、PB 1.27倍;
• 中通快遞(02057):12/2025財年,PE 10.7倍、PB 1.61倍;
• 極兔速遞(01519):22 / 2025財年,PE 17.7倍、PB 2.06倍;
• 順豐:12/2025財年,PE 18.5倍、PB 1.71倍;
• FedEx( 美:FDX):12/2025財年,PE 12.6倍、PB 2.08倍
• United Parcel(美:UPS):12/2025財年,PE 14.7倍、PB 5.53倍;
• Knight-Swift(美:KNX):12/2025財年,PE 22.7倍、PB 1.01倍;
• J B Hunt(美:JBHT):12/2025財年,PE 23.7倍、PB 2.68倍;
• Werner(美:WERN):12/2025財年,PE 24.8倍、PB 1.22倍;
• Landstar System(美:LSTR):12/2025財年,PE 25.1倍、PB 5.18倍;
• XPO(美:XPO):12/2025財年,PE 25.7倍,PB 6.2倍;
• Yamato(日:9064):3/2025財年,PE 49.7倍、PB 1.16倍。
現金多 財政佳
四,去年底,京東物流手上現金及等價物258億元人民幣,相等於公司市值近三成,較一年前大增86億元,財政狀況極佳。
京東物流現價13.74元,博潛水幅度由66%縮至50%,睇20.2元,潛在升幅47%。華興證券(3月)睇23.28元,麥格理(3月)睇22.3元。
免責聲明:本專頁的內容只供參考,投資者應依照自身風險屬性及判斷,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負損益,任何損益概與本專頁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