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股票

    名稱 現價 升跌

    資料報價延遲十五分鐘

    標籤: 分析李浩然

    【跨市思維】美國大選後對亞洲經濟的影響

    【分析】 2024/11/11 10:12

    【now.com財經】隨著特朗普再次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全球市場和國際貿易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對新興亞洲市場的潛在影響。此外,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也無可避免的轉變。

    特朗普的勝選=延續增長+擴大赤字

    特朗普的再度勝選意味著他將延續相對重視增長的經濟政策,尤其可能延長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該法案將美國企業稅率從35%降至21%,這一大幅減稅措施使得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數據顯示,自該法案通過以來,美國企業的研發支出大幅增加,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美國也上升至全球的25%。

    然而,這一政策的延續將進一步擴大美國的財政赤字,並可能推高美國債券的收益率,也拉動美元走強。這對於資本流動具有深遠影響,特別是對低利率的亞洲新興市場來說,美元走強可能會限制其進一步降息的空間,並壓縮其貨幣政策操作的靈活性。

    中美關係:衝突持續,競爭加劇

    特朗普的勝選也意味著美中關係將繼續保持緊張,特別是在貿易和投資領域。顯然,拜登政府也未有嘗試改善兩國的經貿關係,而特朗普作為「對華強硬派」,將進一步加強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和投資限制。這種局勢將迫使中國進一步推動供應鏈多元化,並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聯繫。

    雖然中美貿易關係惡化,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依然不可忽視。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數據,2023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占比已從2018年的28%下降至14%,這顯示出美中貿易逐漸向其他亞洲國家轉移。越南、泰國、印度和韓國成為美國進口的主要增長來源,這些國家正在填補中國留下的市場空缺。

    新興亞洲的機遇與挑戰

    在特朗普的政策框架下,新興亞洲市場正面臨著複雜的挑戰與機遇。一方面,得益於美中貿易戰,許多東南亞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顯著增長。比如,越南、南韓、印度和泰國等國的對美出口大幅上升,這對這些國家的汽車、太陽能等產業構成利好。此外,由於中國投資受到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限制,中國企業正加速向東南亞進行資本外流,進一步推動了當地的FDI增長。

    數據顯示,東南亞的外商直接投資已經超過中國,特別是新加坡和越南成為了投資的熱點。除了來自西方的投資,北亞和中國的資本也在向這些國家轉移。這使得如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提升。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隨著中國在全球市場上面臨更多障礙,這些國家不得不面臨與中國企業的更大競爭壓力。中國的工業實力將繼續向全球輸出,尤其是對於那些正在試圖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來說,這種競爭尤為嚴峻。例如,印度目前面臨著與中國的巨大貿易逆差,超過1,000億美元。儘管印度希望通過提高工業化水平來減少對中國進口的依賴,但中國在中間產品市場的主導地位意味著印度幾乎無法避免從中國進口。

    韓國和日本面臨更多中國產品的競爭壓力

    對於已經高度工業化的韓國和日本來說,特朗普的勝選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兩國的出口行業雖然在美國市場上受益於IRA(《通脹削減法案》)等政策,但在其他市場,特別是在亞洲地區,卻面臨中國產品的競爭壓力。隨著中國產品的價格進一步下降,韓國和日本的製造商將不得不在國內和第三市場上與中國企業爭奪市場份額。韓國的貿易數據顯示,該國與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不復存在,而與美國的貿易順差卻在增加。換言之,韓國一方面在美國市場上受益,另一方面,卻面臨在其他市場上和中國更激烈的競爭。

    印度的困境:如何應對巨額貿易逆差?

    印度作為全球最具潛力的經濟體之一,正在努力實現工業化。然而,與中國的龐大貿易逆差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印度是否應該對中國進口商品設置貿易壁壘?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如上所述,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逆差逾千億美元。儘管設置壁壘可能在短期內保護本土產業,但它也可能推高印度國內通脹,並削弱當地消費者的購買力。此外,印度的財政空間有限,無法像中國那樣提供大規模的工業補貼。因此,印度需要在促進工業發展與維持宏觀經濟穩定之間尋找平衡。

    不確定性的時代

    特朗普的勝選和美中關係的持續緊張,使全球經濟進入了一個高度不確定的時代。對於新興亞洲市場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隨著全球供應鏈的重新建構,這些國家有機會吸引更多的資本和貿易,但同時也必須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未來幾年,這些經濟體如何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定位自己,將決定它們的經濟增長前景。

    李浩然
    輝立証券研究部高級分析師
    想睇更多財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