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com財經】第三季負資產按揭數字升穿40,000宗,但整體上負資產按揭客戶還款紀律維持良好,9月底只有53宗負資產按揭出現三個月以上的逾期還款。有意見認為,負資產增加,可能會影響業主的換樓決定,但此類意見,可能欠缺周全。
不少業內人士都指出過,樓價下跌,物業成為負資產,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借款人的日常財務情況。買入樓價600萬元的物業,借了九成按揭,欠銀行540萬元,此筆欠款不會因為抵押品的市值升降而改變。反而利率正好進入下行周期,多數借款人的每月還款會有所下調。
物業是否負資產,對借款人的心理影響大於日常財務影響,但有意見認為,負資產增加,可能會影響此些業主的換樓計劃。大致上,其論據是:負資產業主如有需要換樓,在賣出舊居時,不但不可以套現作新居首期;更需要額外資金償還舊居按揭(所謂「抬錢賣樓」),情況可能會窒礙換樓。
此說最大的問題是把焦點過度集中在借款人的抵押物業估值上,沒有考慮到「負資產」成為議題,是因為整體上樓價下跌。負資產業主要換樓時,固然會出現「要準備資金賣出舊居」的問題,但其換樓目標的價格,如無意外也會隨大市下調,所需首期下跌。
以一個兩年前樓價600萬元物業,買家以九成按揭入市個案為例。假設樓價兩年下跌25%,現時大概欠銀行520萬元,物業估值450萬元。以市價賣樓的話,他要準備70萬元資金償還樓按餘額與市值的差價。就此而言,換樓時,現有物業是負資產,當然比物業不是負資產有更高的資金要求。
但如果把視野拉闊一點,整體樓價在過去兩年都有所調整。負資產業主會因為物業資不抵債,賣樓時需要準備額外資金償還原有按揭。但其目標新居的首期,也會因為價格下調而減少。以兩年前樓價1,000萬元物業為例,現時市值可能是750萬元,以七成按揭計,購買同一個物業,他的首期支付會減少75萬元,完全抵銷償還舊居按揭所需支出。此外,由於新居按揭額隨樓價下調,供樓負擔甚至有所減少。
當然,物業的負資產程度、目標新居的價格變化及新居按揭成數都因人而異。A想換樓的目標物業,跌幅可能較大,完全抵銷償還舊居按揭所需資金。而B可能負資產程度較高、目標新居的樓價降幅又不大,換樓難度有所上升。但大致上來說,負資產個案增加是因為大市價格調整,而考慮到整體樓價下跌,換樓客的新居首期支出亦理應有所下調。所謂「平買平賣」,負資產現象對於換樓鏈的負面影響,其實相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