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股票

    名稱 現價 升跌

    資料報價延遲十五分鐘

    標籤: 地產

    【樓按縱橫】港美按息息差的風險因素

    【地產】 2024/05/30 09:00

    【now.com財經】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鉤,香港的利率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跟隨美國的利率政策,但也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按揭利率,港元按息更是長期低於美元按息,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現象?

    在美元與港元的各種對應利率中,港元按息(HIBOR)與美元拆息(過去是LIBOR,現時是SOFR)的「同步率」理應最高。因為當兩者有較大差距時,便會自然出現套息活動,例如港息大幅高於美息時,便會推動市場參與者借美元買港元。當外來資金大量流入時,會令銀行體系結餘上升、最終令港元拆息下跌。

    相對來說,兩地的按揭利率可能是最不相干、「同步率」也最低。原因在於按揭利率反映一地的貨幣政策之外,也會受市民存款習慣、房地產興衰、銀行業務競爭、按揭貸款風險等影響。此些因素都因地而異,往往並不同步。

    以存款規模來說,現時美國的總存款規模大概在17萬億美元水平,香港的銀行存款規模大概在16萬億港元水平。考慮到人口及經濟規模的差距,香港的銀行存款充裕,令銀行的資金成本較美國為低,較有條件提供較低的貸款利率。

    比起成本,更重要的是風險。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按揭拖欠比率曾在2010年第一季升至11.48%的高峰,近年數字回落至當地的正常水平,2024年第一季的數值為1.71%。而香港有紀錄以來,按揭拖欠比率最高的是2001年4月的1.43%,而在2008年之後,數字一直低於0.1%。美國按揭的拖欠比率遠高於香港,意味當地按揭貸款機構面對較高的借款人違約風險,反映在價格上,當地的按揭利率便會較香港的按揭利率為高。

    其次,如果按揭借款人違約,銀行可以把抵押物業出售抵債(Foreclosure),但美國及香港在此程序上有一個大差異。一般來說,美國貸款機構收回按揭物業出售,即使售出價格不足以抵銷未償還的貸款本金利息,都不可以再向借款人追收差額。而香港貸款機構在收回物業拍賣後,如果賣價不足以抵銷未償還的貸款本金利息,仍然有權向借款人追收。簡單來說,美國人遇上樓價大跌,不想供樓了,把物業鎖匙寄回銀行,他的樓債便會消失。但在香港,借款人便沒有此選項。在貸款機構角度考慮,意味在美國的經營環境,一旦樓價下跌,可能出現較大規模的斷供。較高的風險,自然需要以較高的利率抵銷。

    不同的資金成本、不同的風險因素,解釋了為何港元按揭利率長期低於美國。回看香港市場,雖然近日市場傳出銀行收緊按揭貸款的審批,但要在香港找出與按揭貸款規模相近(一年新取用逾3,000億元),風險又低的產品恐怕並不容易,估計本地銀行在削減按揭優惠、又或稍為增加新批按揭利率之後,會重新增加對按揭貸款業務的興趣。 

    葉敬誠
    宏亞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助理副總裁
    想睇更多財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