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股票

    名稱 現價 升跌

    資料報價延遲十五分鐘

    標籤: 地產

    【商廈觀點】新加坡實施4天工作的物業市場基礎

    【地產】 2024/05/24 18:20

    【now.com財經】早前有消息透露新加坡即將試行4天工作周,而眾所皆知,香港過去數十年都被拿來與新加坡互相對照,兩者無論人口結構、市區規模、國民生產總值(GDP)水平都十分近似,一樣長期面對住屋問題,同是過去100年間發展最迅速的亞洲金融之都。

    直至近年發生種種事件,新加坡依舊受商界歡迎及吹捧,香港相較之下似乎稍微失色,所以當4天工作周的消息一出難免又引發廣泛討論和比較;事實上自從長達3年多COVID疫情以來,大家都有了彈性上班及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經驗。

    新機制由當地勞工部、全國工會及僱主聯會三方監察,員工不單可以向上司申請靈活的工作時間,甚至可要求不同上班地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次措施並非硬性規定,暫時無法律約束力,公司視乎經營成本、職員工作表現等情況擁有最終決定權。

    雖然如此,筆者相信任何政策只要獲政府部門帶頭做起,私人市場最終都會慢慢效法,特別其他公司開始執行後形成同業壓力(peer pressure),假如有企業無理地拒絕員工的要求,肯定會令商譽受損,在招聘人才方面也會處處落後,因此並沒好處。

    姑勿論這項政策是對或錯,從筆者老本行去看一旦未來真的落實,每周工作日子從5天減少到4天,自然意味著有大約一成的寫字樓樓面相當於騰空出來,細心想香港「打工仔」也不是沒試過,在疫情高峰隔離期間,多數港資公司都試行員工輪休。

    歷史總是充滿諷刺,卻讓很多人想像不到的是,正當COVID已經悄然落幕一段時間,新加坡此時此刻反而考慮重新使用疫情時代的辦公室模式;筆者有理由預測當地對於各類型商業大廈需求,將會隨著今年12月1日正式啟動4天工作周而顯著滑落。

    當然,新加坡寫字樓市道異常暢旺,據統計他們今年第一季甲級商廈的平均空置率,進一步再下跌0.2%,降至疫情後低位僅5.3%,反觀租金方面竟逆市創15年新高,尤其消費品和金融專業的中小租戶活躍地進駐核心區,並非單靠大公司支撐。

    從這些客觀數字分析,新加坡不像多數金融城市般受商業地產低迷困擾,確實仍有空間去調整上班政策,只是萬一相關措施蔓延到香港,後果如何筆者不敢想像;倒過來想新加坡土地面積僅及香港六成半,交通網絡精密,出行上班應該非難事才對吧?

    劉偉基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及租務部主管
    想睇更多財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