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利空因素日增 正反產品兩手準備迎接波動
美股主要指數自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已超過10%,若以去年3月疫情肆虐期間標普500指數低見2,237點計,僅用了354個交易日,至今年8月16日就完成了翻倍的「壯舉」,曾見4,479點。美股能夠一直挑戰新高,主要是受惠於美國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大規模財政支出措施等政策因素。不過,隨著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逐步浮現,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或將放緩。
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4%,漲幅與6月持平。然而,繼6月上漲1%之後,美國7月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跳漲7.8%,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新高。不少分析機構表示,環球經濟在去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基數較低,以致美國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增幅較大,同時預期上市公司在下半年的業績增幅或會大幅回落。
最新發佈的財報顯示,軟銀在本年第二季度大舉拋Facebook、微軟、Alphabet和Netflix等美國科技巨頭的股票。長久以來,軟銀一直透過集團旗下的交易部門SB Northstar進行股票投資,亦會在每個季度的業績公佈中披露企業投資組合的持股詳情。
3月底時,軟銀通過SB Northstar一共持有價值31億美元的Facebook股票價值10億美元的微軟股票、價值5.75億美元的Alphabet股票和價值3.82億美元的Netflix股票,但在6月底時,上述企業均沒有出現在同一名單之內,可見相關股票已經被減持,甚至被完全拋售。此外,從財報中亦可見,軟銀持有的亞馬遜股票從62億美元縮減至56億美元;而SB Northstar的股票投資組合規模亦從3月底時的190億美元大幅下降至6月底時的136億美元,相信當中涉及軟銀在此期間曾經大量拋售美國科技股。
此外,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昨日(8月17日)表示,已經開始對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正式展開安全調查。NHTSA稱,此次調查涵蓋了特斯拉目前的Model Y、Model X、Model S和Model 3等全部車型,涉及合共76.5萬輛特斯拉汽車。NHTSA指出,自2018年1月以來,美國各地已經發生了11宗與特斯拉Model系列有關的車禍,而這些車禍大多發生在天黑之後,當時正處於自動駕駛或交通感知巡航控制狀態的特斯拉汽車遇上緊急狀況,然後便撞上了現場的其他車輛,最終造成17人受傷,1人死亡。
相關消息出爐之後,特斯拉美股於週一(16日)跌穿700美元關口,最終在收市時下跌超過4%,報686.17美元。
最近數日納斯達克指數的走勢已落後於標普500指數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再加上上述消息反映美股尤其是科網股在短期內仍有調整的風險、潛在的下行壓力不容忽視。
因此,希望短期對沖美股的投資者可考慮納斯達克100指數每日反向(-2x)產品(07522),這種反向ETF是用來追蹤納指100(NDX)每日回報的反向兩倍表現。反向兩倍ETF帶有槓桿效應,只宜短線持有,如長期持有的話未必可完全跟蹤到整個時期的兩倍回報。
另一邊廂,瑞銀發表研究報告表示,將英偉達的目標價從184美元上調25%至230美元,並重申「買入」評級。瑞銀認為,在數據中心業務的強勁推動下,即使全球的游戲需求在目前有所放緩,英偉達在下周公佈業績時仍然將會迎來「又一輪強勁增長」。
此外,英偉達將於今晚美股開市前公佈2022財年的第二季度業績,華爾街普遍預期每股收益為1.02美元,而營收則為63.3億美元。
另外,納指重磅股蘋果公司即將迎來新產品的大型周期,並會在未來數個月內陸續推出包括iPhone 13在內的一系列新產品。據彭博報導,新款智能電話將會縮小屏幕上方的俗稱「劉海」,並採用A15晶片,讓攝像鏡頭功能變得更為強大。同時,彭博預期,隨着全球轉向5G制式發展,加上經濟復甦將刺激智能電話需求,iPhone於今年的付運量預料將超過9000萬部。
在一連串利好消息的帶動下,蘋果周一股價一度破頂,高見150.59美元,創即市歷史新高,總市值逼近2.5萬億美元。
上述的美股都是納指的重點成分股,對於仍看好美國科技股可撐得住昂貴估值的投資者而言,實物ETF仍是值得考慮的選擇。大包圍的納斯達克100 ETF ,最為人熟悉的是Invesco QQQ,另可留意香港上市的納斯達克100 ETF(03086)亦可追蹤納指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