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尼地道44號】哪一天我們都準備好!
【now.com財經】最近網上瘋傳今年7月的某一天,日本將會發生大地震…… 這則「預言」嚇怕了不少遊客,紛紛取消赴日旅遊的計劃,單看赴日機票價格不斷下跌已可見「預言」的威力。不過,身處當地的居民卻大多處之泰然,除了已習慣經歷地震外,更重要是他們自小已不斷進行避難演練,熟知災難發生時應如何應對。
香港位處地震帶以外,發生強烈地震的機率極低。不過每逢夏天,香港都會迎來打風落雨季節。是否還記得颱風「山竹」、「天鴿」的洗禮?還有黑雨期間洪水淹沒港鐵站和商場,車來車往幹道變成瀑布的畫面?即使身處最現代化的城市,有先進的科技,都難以百分百確保所有基礎設施包括電力供應,完全不受天災影響。
港府各個部門和公共服務機構,亦會定期就極端或惡劣天氣進行演習,與日本演練地震同出一轍。本地的電力公司近日聯同機電工程署在杏花邨舉行水浸演練,模擬香港廣泛地區受到暴雨影響,令數間住宅大廈的變電站被水淹浸。由於電力公司在變電站安裝了水浸警報系統和自動抽水泵,當水位不斷上升時,便觸發系統發出警報並抽走積水。
演練進一步模擬杏花邨遇上海水倒灌情況,令變電站的水浸情況加劇,影響電力供應。控制中心收到水浸警報後,即時調派工程人員、調配流動指揮中心前赴現場,開展緊急修復和復電工作;派出流動發電車和流動電池儲能車到場,一旦變電站內設施無法在短時間內重啟,也可以為居民提供臨時電力供應,盡力減低水浸對居民供電的影響。
其實港燈(02638)近年已經致力強化電力設施抵禦極端和惡劣天氣的能力,包括為數百個變電站加強防洪設備,亦正為所有距離岸邊100米內、位處有水浸風險地區的電力設施,加裝或提升高度至主水平基準(PD)+6.0 米的擋水牆,進一步提升抗洪能力。
其實不止電力公司的人員,由平日協助清理街道防止渠道淤塞的清潔工人,到打風落雨期間繼續為大眾服務的各行各業前線人員,都一直默默為大家做好準備,應對風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