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股票

    名稱 現價 升跌

    資料報價延遲十五分鐘

    標籤: 分析李浩然

    【跨市思維】鐘擺效應看去全球化

    【分析】 2022/05/16 11:01

    【now.com財經】心理學經常提到鐘擺效應(Pendulum Effect),也就是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然後物極必反。事實上,不只是投資,這也是許多趨勢發展的最佳解釋之一。

    從烏克蘭悲慘局勢的發展來看,坊間已作出許多方面的討論了,包括從經濟、軍事、地緣政治等。當然,個人認為能源也是值得深思的方向之一。多年來,由於歐洲的能源(約30%的石油、約45%的天然氣、約50%的煤炭)都依賴俄羅斯進口來滿足當地需求,因此制裁俄羅斯不合情理的入侵行為便變得非常複雜。由於很難在短時間內安排替代能源或供應,因此通過禁止能源出口來製裁俄羅斯將導致歐洲能源供應出現嚴重混亂。

    現實是,無論是人常生活以至工業生產,一旦減少能源的供應,對社會都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換言之,俄羅斯的最大的出口—也是最大的硬貨幣來源(數字大約是每月200億美元)—是最難制裁的,因為這樣做會給整個歐盟帶來嚴重的困難。因此,對俄羅斯的製裁某程度上需要把包括能源商品作特別的處理。然而,這大大複雜了對普京施加經濟和社會壓力的過程。若歐洲真的決心通過制裁來影響俄羅斯,儘管未必是最有效的一種,就需要為此做出重大的犧牲。

    與此有點相關,是離岸供應鏈的問題。過去一年,左右美國經濟的主要趨勢之一:全球供應鏈問題,可以說時是造成當今通脹的主要原因,其弱點和脆弱性在最近更加是表露無遺。因此,許多公司都正在尋求縮短供應路線使其變得更加可靠。而主要方法,不外乎是通過將生產線帶回本土。

    眾所周知,在過去幾十年來,許多海外公司將很大部分的生產轉移到亞洲,透過更便宜的勞動力來降低成本。在這過程中,除了促進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提升了製造商和進口商的競爭力外,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低廉的產品。然而,新冠疫情大爆發導致供應鏈中斷,加上全球大部分工廠都未能及時全面復產,導致供應一直無法跟上需求上升的步伐。

    表面上,歐洲的能源依賴和供應鏈中斷除了都涉及宏觀因素之外,似乎沒有太多共同之處。惟值得一提,今天美國公司向外國採購,特別是半導體相關產品,雖然在許多方面與歐洲的能源緊張情況有所不同,但兩者的特點都是,允許自己所需的基本商品依賴其他國家或公司提供和供應。

    考慮到電子產品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包括監控、通訊、分析和運輸等等,幾乎無一不依賴電子產品。這種脆弱性可能會在某個時候影響美國,就像歐盟對俄羅斯能源資源的依賴一樣。到底世界為何會陷入這種境地?歐洲為何變得如此依賴俄羅斯的能源商品出口?以及美國為何容許如此高比例的半導體和相關產品在其他地方製造?

    歸根究底,就如歐洲希望變得更加綠色而允許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增加,美國企業越來越依賴來自國外的材料、組件和成品來保持價格競爭力,並以此提高利潤。事實上,近幾十年的主要地緣政局的特點,就是世界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加上得益於交通網絡和通訊的大幅改善和提升,國與國的往來變得愈來愈方便和頻繁。

    然而,隨著各國裂痕的加深似乎已到了難以再次修補的情況,鐘擺向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方向可能已經去到盡頭;取而代之,也許將是朝向另一極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方向發展。

    李浩然
    輝立証券研究部高級分析師
    想睇更多財經消息